日照市东港区:碧海茶乡念新经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日照市东港区:碧海茶乡念新经

经过一冬的孕育,日照的露天绿茶迎来了批量采收时节。在日照绿茶的一大主产区东港区,茶农们尽情品尝着收获带来喜悦。

“一斤卖七八百,甚至一千多块钱,客户都抢着要,订单已排到了两个月后。”从三月份开始,做好一批立马销售一空,瑜山茶厂“80后”负责人张永兵喜不自禁。

几片茶叶,一壶清泉,相互交融,生发历久弥香,深受品茗者青睐。如今的日照绿茶,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
“这里的绿茶为啥这么香?山好,水好,人更好!”69岁的张守信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查把式,现在给儿子张永兵打工,“还得加上一条,设备好、技术好。”

东港人爱钻研。五十年前,这里成为山东省首批“南茶北引”的地方之一。现在该区茶园面积达到10.1万亩(其中投产茶园8.9万亩),产量6500吨,系列产值13.5亿元。

30多年前,张守信开始从事茶叶生产加工,在他的精心操持下,茶园发展到了100多亩。每逢采茶季,20口锅,40多位师傅,同时开工,前来买茶叶的商贩和消费者队伍每天排得老长。

叶片厚、滋味浓、耐冲泡的特点,让日照绿茶越来越走红。可一看到大宗订单,张守信的手却哆嗦起来了。“不敢接。人家一张口就要好几百斤,2天到货,靠人工根本完不成,火候品质也难以掌控。”

杀青、炒制自动化、半自动化的应用,有效解放了人力,只要把数据设定好,1-2个人就能看到一条生产线,不但效率提高了,产品质量也有了保证。“有了足够的生产能力,现在攥着订单,底气倍儿足。”

长了见识的东港人意识到,仅靠几口烧柴锅、几位老师傅炒茶,这一传统生产模式已站不住脚,必须提档升级。如今,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张永兵已经从父亲手中接过茶厂,在他的坚持下,又城堡了130茶园,用上了水肥一体化,引进了田间管理机、移栽机等新装备,上了杀青、理条、炒制流水线,并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,实行标准化生产。

有了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加持,东港区越来越多的茶农转变生产经营模式,向高质、高效转型,提高产业竞争力。无性系新品种、除霜机、气象站……这些老茶农从没听说过的名词,成为这个东港茶叶的“新名片”。

品质好,品牌亮。越来越多的东港人开始尝到茶业发展的甜头。全区有255个村种植茶园,20余万人从事茶叶相关产业,茶农亩均收入9500余元。随着产业化水平越来越高,绿茶产业越来越香。

然而,香中也有苦。

如何种出更加优质的茶叶?得实行标准化生产。但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张永兵算了一笔账:上水肥一体化社设备,安装2处气象监测站,配套6台除霜机,配套100亩茶园,没个四五百万拿不下来。单靠茶农自己投入,难以承担。

当地政府的持续扶持,为茶农向更高端产业发展注入了底气,壮了胆。近年来,东港区财政累计投入1100余万元,在种苗补助、基地建设、龙头培育、品牌打造、绿色防控、“三品”认证等方面对茶产业给予重点扶持。“光买除霜机,上边就给解决了6万多块钱,自己承担了不到5万。”张永兵说。

政府引导,部门支持,东港区茶业升级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大。该区现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处,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5处,市级现代产业园2处,市级生态高效示范园9处。2021年,东港区被评为全国“百县、百茶、百人”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先进典型。眼下,张永兵正与高校合作,研发能够自动识别叶片和叶芽的采茶机器人,“一旦成功,人工问题也就解决了。”

生产效率越来越快,加工标准越来越高,但张永兵并没有丢掉传统。现在他聘请父亲张守信给茶厂当顾问,领着一批炒茶师傅一边研究炒茶工艺,一边对批量产的茶叶进行质量把关。

“有了好产品,才有了好的口碑。”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茶叶经,成为东港茶业不断做大做强、做精做优的灵魂支撑。

来源:齐鲁壹点 记者 郑玥 通讯员 卢立平 袁浩 刘婧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